問:黨的八大對社會主要矛盾的判斷是如何作出的?
答:1956年,在積極推進社會主義工業(yè)化的同時,全國絕大部分地區(qū)基本完成了對農業(yè)、手工業(yè)和資本主義工商業(yè)的社會主義改造,建立起社會主義的基本制度。社會主義改造的基本完成,要求全黨的工作重心適時地轉移到集中力量發(fā)展生產力上來。同時,社會主義改造取得決定性勝利之后,我國社會階級關系也發(fā)生了歷史性變化:原來剝削農民的地主和富農,正在被改造成為自食其力的新人;民族資產階級分子正處在由剝削者變?yōu)閯趧诱叩霓D變過程中;廣大的農民和其他個體勞動者,已經變?yōu)樯鐣髁x的集體勞動者;工人階級已經成為國家的領導階級,它的隊伍擴大了,它的覺悟程度和文化技術水平大大提高了;知識界已經改變了原來的面貌,組成了一支為社會主義服務的隊伍;國內各民族已經組成為一個團結友好的民族大家庭。
據(jù)此,黨的八大正確分析國內形勢和國內主要矛盾的變化,明確規(guī)定了黨和全國人民在新形勢下的主要任務。我國無產階級同資產階級之間的矛盾已經基本上解決,幾千年來的階級剝削制度的歷史已經基本上結束,社會主義的社會制度在我國已經基本上建立起來。我國國內的主要矛盾,已經是人民對于建立先進的工業(yè)國的要求同落后的農業(yè)國的現(xiàn)實之間的矛盾,已經是人民對于經濟文化迅速發(fā)展的需要同當前經濟文化不能滿足人民需要的狀況之間的矛盾。黨和全國人民當前的主要任務,就是要集中力量來解決這個矛盾,把我國盡快地從落后的農業(yè)國變?yōu)橄冗M的工業(yè)國。
這些論述的著眼點,在于把我國生產力發(fā)展還很落后這一基本國情突出出來,強調在生產資料私有制的社會主義改造已經基本完成的情況下,國家的主要任務已經由解放生產力變?yōu)樵谛碌纳a關系下保護和發(fā)展生產力,全黨要集中力量去發(fā)展生產力。這一主要矛盾的判斷被歷史證明是正確的。黨的十一屆六中全會通過的《關于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決議》在總結歷史正反兩方面經驗的基礎上,把我國主要矛盾表述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會生產之間的矛盾,進一步完善了對社會主義建設時期我國社會主要矛盾的表述,直至黨的十九大,根據(jù)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取得的歷史性成就,發(fā)生的歷史性變革,對社會主要矛盾作出了新的判斷。
來源:學習強國